正在阅读:评测室大曝光 最全本本评测知识手册评测室大曝光 最全本本评测知识手册

2010-03-16 00:06 出处:PConline原创 作者:PConline评测室·潜虫 责任编辑:weixianyin

4、硬盘测试

  说起笔记本硬盘,我们最初可以追溯到1992年,AST推出的386笔记本中所配备的270MB硬盘,那也是第一款笔记本电脑硬盘。经过十几年的历史演变,笔记本硬盘发展到现在已经相当成熟。当然,笔记本硬盘的技术发展史绝不仅仅是容量上的变迁,而是集合了体积、速度、容量、耗电量、稳定性、安全性等多方面全面演进的成长过程,关于笔记本硬盘的过去我们在这里就不做过多的介绍了。

  目前看来,笔记本硬盘主要包括有三种,一种是传统机械磁道式硬盘,一种是固态硬盘,还有一种是混合性硬盘。

  磁道式硬盘(ATA 或 SATA)与我们常见的台式机上的硬盘技术原理基本一样,不过笔记本硬盘一般是2.5英寸,一些超便携笔记本也多有采用1.8寸硬盘,而台式机硬盘是3.5寸。当然,不同尺寸大小的硬盘在体积、转速等方面都有不同。笔记本电脑硬盘是笔记本电脑中为数不多的通用部件之一,基本上所有笔记本电脑硬盘都是可以通用的。对于此类硬盘,主要的技术参数包括有尺寸、转数、接口类型、容量以及采用的技术等。

  固态硬盘(solid-state disk,SSD)是在近几年才逐渐兴起的一种硬盘规格,简单的说就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由于固态硬盘没有普通硬盘的旋转介质,因而抗震性极佳,同时工作温度很宽,扩展温度的电子硬盘可工作在-45℃~+85℃。广泛应用于军事、车载、工控、视频监控、网络监控、网络终端、电力、医疗、航空等、导航设备等领域。相比传统硬盘,固态硬盘拥有数据存取速度快、防震抗摔、工作时静音、发热量小、散热快、重量更轻等优势,但最大的不足就是成本昂贵,这也是目前制约固态硬盘在笔记本广泛应用的最大因素。不管怎么样,固态硬盘仍是未来笔记本电脑使用的最大主流趋势。目前生产固态硬盘的厂商主要有三星、希捷、SanDisk、创见(Transcend)等。

  混合硬盘(HHD: Hybrid Hard Disk)是把磁性硬盘和闪存集成到一起的一种硬盘。目前通常使用的闪存是NAND闪存。混合硬盘是处于磁性硬盘和固态硬盘中间的一种解决方案,所以不难想象,其优势与不足将是对前两种硬盘的综合。混合硬盘与传统磁性硬盘相比,大幅提高了性能,成本上升不太大。

  另外还有其它一些硬盘技术是值得关注的,例如硬盘安全防护技术、主动式硬盘保护系统(简称APS)、盘片硬件加密技术等,拥有这些硬盘技术的笔记本在数据安全性方面取得了更多更可靠的保护。关于这些技术的介绍,大家可以去我们以前的文章或到网上搜索一下,多有介绍。在我们的评测里,如果一款笔记本内置了这些硬盘技术的话,综合评定里也会跟着有所提升喔!

  对于硬盘的测试,我们主要观察硬盘的传输数据、突发数据传输率、响应时间、数据传输稳定性等。

HD Tach

  HD Tach是一款专门针对硬盘底层性能的测试软件。它主要通过分段拷贝不同容量的数据到硬盘进行测试,可以测试硬盘的连续数据传输率、随机存取时间及突发数据传输率,它使用的场合并不仅仅只是针对硬盘,还可以用于软驱、ZIP驱动器测试。

  测试中我们将硬盘分为一整个分区,格式为NTFS,整理磁盘碎片并重新启动电脑,运行HD Tach RW中的Long Bench,记录其曲线和结果。读取速率得分,越高越好。磁盘响应时间,越短越好。

HD Tune

  HD Tune是一款小巧易用的硬盘工具软件,并被广泛应用在PC及笔记本电脑硬盘测试之上。HD Tune主要功能有硬盘传输速率检测,健康状态检测,温度检测及磁盘表面扫描等。另外,还能检测出硬盘的固件版本、序列号、容量、缓存大小以及当前的Ultra DMA模式等。虽然这些功能其它软件也有,但难能可贵的是此软件把所有这些功能积于一身,而且非常小巧,速度又快,更重要的是它是免费软件,可自由使用。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本文导航
第1页:1、评测环境及流程简单说明
第2页:2、笔记本评测知识——外观工艺
第3页:3、笔记本模具材料——ABS工程塑料/镁铝合金
第4页:4、笔记本模具材料——钛合金/碳纤/PC复合
第5页:5、笔记本模具材料——皮革/烤漆/环保材料
第6页:6、笔记本评测知识——做工质量
第7页:7、笔记本评测知识——人性化设计
第8页:8、笔记本接口设计——USB
第9页:9、笔记本接口设计——HDMI/DVI
第10页:10、笔记本接口设计——VGA/S端子
第11页:11、笔记本接口设计——RJ45/RJ11/1394
第12页:12、笔记本接口设计——扩展卡插槽
第13页:13、笔记本接口设计——串口/并口
第14页:14、笔记本接口设计——读卡器/音频
第15页:15、笔记本接口设计——红外/蓝牙无线
第16页:16、笔记本接口设计——光驱扩展/扩展坞
第17页:17、笔记本操作体验——键盘输入体验1
第18页:18、笔记本操作体验——键盘输入体验2
第19页:19、笔记本操作体验——触摸板
第20页:20、笔记本操作体验——功能快捷键
第21页:21、笔记本操作体验——指示灯设置
第22页:22、笔记本操作体验——影像效果体验
第23页:23、笔记本操作体验——音响效果测试
第24页:24、笔记本操作体验——散热噪音控制
第25页:25、笔记本评测知识——配置查看及功能分析
第26页:26、笔记本评测知识——软件系统与BIOS设置
第27页:27、笔记本性能测试篇——整机测试1
第28页:28、笔记本性能测试篇——整机测试2
第29页:29、笔记本性能测试篇——处理器测试1
第30页:30、笔记本性能测试篇——处理器测试2
第31页:31、笔记本性能测试篇——处理器测试3
第32页:32、笔记本性能测试篇——内存测试
第33页:33、笔记本性能测试篇——硬盘测试
第34页:34、笔记本性能测试篇——显卡测试1
第35页:35、笔记本性能测试篇——显卡测试2
第36页:36、笔记本性能测试篇——游戏测试1
第37页:37、笔记本性能测试篇——游戏测试2
第38页:38、笔记本性能测试篇——游戏测试3
第39页:39、笔记本性能测试篇——游戏测试4
第40页:40、笔记本性能测试篇——游戏测试5
第41页:41、笔记本性能测试篇——电池续航测试
第42页:42、笔记本性能测试篇——高清播放测试
第43页:43、笔记本评测综合评价和总结

为您推荐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热门排行

笔记本论坛帖子排行

最高点击 最高回复 最新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